王杰纪念馆简介
王杰纪念馆是专门为英雄王杰建造的,全馆占地69亩,整体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16.8米,主体建筑由48根支柱支撑而起,寓意横空出世,象征着英雄王杰扑向炸点英勇牺牲的瞬间王杰纪念馆馆名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亲笔题写。纪念馆分两部分,王杰精神事迹展和廉政教育基地两部分。
王杰精神事迹展从少年时代、在部队大熔炉里、生死关头·奋不顾身、英雄的名字传遍中华、家乡人民的怀念五个方面展示了王杰英雄事迹和王杰精神内涵。
王杰,出生于1942年10月,是我县城关公社花锢村人,1961年8月参军入伍,在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当战士。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组织民兵进行地雷实爆训练时,突发意外,就在地雷即将爆炸的千钧一发之际,他毅然扑上炸点,用自己的整个身躯盖住了地雷,用一个年仅23岁的年轻生命挽救了在场的12名民兵及人武干部。这就是王杰,他用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王杰牺牲后,他的事迹传遍神州大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的“三不伸手”精神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感召着中华儿女。
王杰,原名王遵名,乳名芳,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王濡堂、母亲张苏颖,1958年携全家迁移至内蒙古生活,而王杰却没有去。王杰八岁时被过继给他的伯父王廉堂。1961年,王杰初中毕业,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王杰参军到部队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积极主动地接受锻造和熔炼,王杰在部队一以贯之的优秀表现,受到部队首长和战友们的好评,连续3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优秀共青团员,多次立功受奖。
1962年,毛主席发出“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号召, 1965年7月2日,王杰奉命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执行民兵训练任务, 7月14日上午,王杰在组织民兵进行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实爆训练时,突发意外,就在地雷即将爆炸的刹那间,王杰毅然扑上炸点而光荣牺牲,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保护了在场的12名民兵及人武干部。
王杰的英雄事迹最先见诸于济南军区前卫报,之后,全国各大报刊相继对王杰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向王杰同志学习。
王杰是从金乡走出去的好青年,家乡人民无比敬仰他、怀念他,无不为他的壮烈牺牲痛惜,无不被他的英雄行为感动,王杰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和学习的榜样,他的事迹成为乡亲们教育后代的宝贵财富。
王杰的事迹感人至深,王杰的精神难能可贵,始终在感染着、激励着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前行,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髓,用实际行动弘扬着王杰精神。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
张万年、迟浩田都曾为王杰题词;原国防科工委副政委崔毅中将题写“愿把青春献人民”。在王杰精神鼓舞下,英雄人物不断涌现,先模事迹层出不穷。
廉政教育基地建设了乡贤廉吏、王杰精神、正风肃纪、时代楷模、美丽金乡五大板块。“乡贤廉吏”展区,主要展示了“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及其家风传承、历史上金乡在外地为官的乡贤廉吏的事迹、历史上曾在金乡为官的乡贤廉吏事迹三大主要内容。
王杰精神展区主要是“两不怕”和“三不伸手”精神。
“正风肃纪”展区主要是警示教育,通过反面案例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警醒,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时代楷模展区通过讲述金乡当代楷模——陈新宁、李目辉、周轲的事迹,通过讲述他们的事迹,给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树立学习的榜样。